必一体育

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
行业新闻 必一体育要闻 内部刊物
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

占变量市场,大型天然气企业的必经之战

作者:天然气咨询 时间:2025-03-21

这五年来,天然气“天然”的垄断烙印,在革新浪潮的冲洗下,正日渐模糊。

天然气贸易,尤其是近年来LNG国际贸易的活跃,也在推动海内天然气交易迈进市场化。

天然气商品属性的回归,也就意味着天然气作为一种商业产品,对从颐魅者而言,其竞争的焦点将转移到终端客户的抢占上来,将并不在“天然气”自己。

397601f1-c218-48fc-91b5-f2ec562e2701_副本.jpg

1.旧貌换新颜 大型天然气企业加速全链条纵向生长

近几年,在一系列有利情况支持下,海内大型天然气企业纷纷加速全工业链结构。

上游在“三桶油”基本盘下,各大企业先后踊跃走出去,成为国际LNG采购的新势力,签订多份恒久LNG购销协议,积极加入LNG现货交易,全国LNG进口企业增至近20家。

来自SIAEnergy的数据显示,2021—2023年,中国企业集中签订凌驾6300万吨/年LNG中长约,到2025年已签条约量抵达7490万吨/年,2030年抵达1.06亿吨/年。

原因很简单,不可把鸡蛋寄托在一只鸡上。

各大企业都想挣脱原有较为简单气源的局面,通过采购外洋资源,拓展气源选择,富厚自身资源结构,将恒久稳定的气源抓在自己手里。

在中游环节,近两年海内LNG接收站产能快速扩张,预计到2025年抵达1.8亿吨/年,2030年抵达2.6亿吨/年,新投产的LNG接收站绝大部分均为各大企业投资建设。

如此可见,从LNG采购到接卸,各大企业已经在买通外洋资源进入海内市场的自有通道,将外洋资源交付海内客户的能力基本成型,手里终于开始上牌,上中下游基本结构。

2.大型终端客户 将成为市场抢占重点

产品的市场化越成熟,客户的话语权越重。当生产制造能力越强,就越需要强大的市场消纳能力,不然就酿成了一场自嗨。

资源有了,通道顺了,大宗气源进来了,给谁呢 ?

从宏观层面看,中国天然气需求前景可观。但从“五大城燃”的财报看,目前企业经营压力并不小。

城燃、发电、工业是用气大户。然而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低迷,民用气规模增长也随之受到影响,幸亏各省市开始落地顺价机制。

虽说在特许经营权下,可以保住现有民用气市场,但大规模的增量难以实现,主要照旧要依靠工业用户。然而,大工业直供不受经营权限制,可直接向资源商采购天然气,发电、交通等用气类型也是如此。

在增量市场鲜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,这部分客户便成为了天然气企业市场份额中最大的变量。

别的,前面也提到,许多企业签订了长协,建设了LNG接收站。这其中也会有两个问题:

一是建接收站的目的是,包管外洋资源可接卸进入海内市场。反之,要想接收站高效率运营,至少不可闲置,就要有足够的接卸量,这也就要求各企业继续扩大进口量。

二是近两年海内企业签订的长协,基本将在三到五年内开始集中交付,短时间大宗资源进入海内市场,无疑对各企业的消纳能力提出挑战。

而大型终端客户,用气量大、用气周期长,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选择。从这两年就能看出眉目,中石油已率先开始与分销商签订中恒久购销协议。

与客户绑定恒久相助,对资源商来说,有了稳定的分销渠道,手里的资源能够获得消纳;对用户来说,有了稳定的天然气来源,还保存“私人定制”的空间。

3.商务和运营能力 将成为天然气企业的焦点竞争力

客户的话语权越来越重,大客户的诉求更会多种多样,这就考验着供气企业前期的商务谈判能力,尤其是价格、气量、周期等要害条款。

简单来说,就是如何签订一份既具竞争力又不为难自己的商务条约。也可以说,如何制定一份未来三到五年的供气计划,既要对未来市场有科学的预测,又要包管自身供应能力。

许多大型终端客户的用气量受到季节、订单变革的影响,这就对供气企业的供气能力,也就是运营能力提出挑战。

既要有富足的气源获取,能够包管有气可供;又要有强大的调峰能力,尤其面对波动巨大的调峰需求,能够快速增加或减少某一家或多家客户的用气量,这也就需要供气企业资源和市场规模都要大;还要有高效率的运营机制,能够在短时间内将资源、通道等召之即来、挥之即去。

这就是发挥大型企业的规模优势了。虽然,也有可能尾大不掉。

上一篇:全国天然气供需形势稳中向好

下一篇:打造绿色算力新标杆!全国首个LNG绿色智算中心落地珠海

网站地图